
晉城西上莊收費站
晉城市市長王清憲表示,爭取3月份解決市區(qū)的西上莊收費站的問題,由于西上莊收費站的設置不合理,市民們寧愿繞行其他道路也不愿從這里通過。
“今年市政府要實施 ‘方便晉城’十大工程。”3月1日下午,天上飄下初春的瑞雪。六屆人大二次會議在晉城市區(qū)澤州會堂舉行,市長王清憲向316名代表作《政府工作報告》。當說到“取消陵沁一級公路西上莊收費站的撤卡工程。”時,會場內響起熱烈的掌聲。
此消息傳出,迅速成為晉城市的焦點新聞。早就該撤銷了,政府真是在給百姓辦實事!”網(wǎng)友們喝彩聲一片。
為什么取消西上莊收費站,大家喝彩一片?
收費站逼著人繞遠路
家住晉城市區(qū)秀水苑的張先生在城區(qū)北石店鎮(zhèn)的晉煤集團工作。提起上班的行程,他十分不快。“從家出發(fā)去單位上班,如果走西環(huán)路的話,只需要十幾分鐘。”但由于道路上有座收費站,他每天只能選擇走市區(qū)的鳳臺街、澤州路,然后再拐到向東的陵沁線一級公路前往單位,“就算順利,一趟下來最少也得40分鐘。”
家住在收費站東面屋廈社區(qū)的李先生在陽城工作。他開車由東向西不到10分鐘就是晉城環(huán)城高速前往陽城的入口。“可為躲過這座收費站,我也得繞半天。”與二人有同樣遭遇的市民并不在少數(shù)。由于西上莊收費站正好設在市區(qū)西環(huán)路的中段,讓收費站兩端的“有車族”大為惱火。
2004年10月28日,陵沁一級公路晉陵段全線貫通,晉城與陵川的通行時間大大縮短。這條經(jīng)過晉城的公路,沿原有市區(qū)邊緣由東向西至南形成一道弧形。然而,人們很快發(fā)現(xiàn),這條70公里長的公路上,竟設楊寨河、營里(前兩座位于陵川縣境內)、高都(澤州縣境內)、西上莊(晉城市區(qū)境內)4座收費站!
陵沁一級路通車后的5年中,晉城市區(qū)由原本建成區(qū)面積僅8平方公里,升至28平方公里,直至如今的50平方公里。通車8年后,西上莊收費站周圍高樓林立、商鋪云集,苗匠、西上莊等城中村也由“村”轉換成“社區(qū)”。2010年10月,隨著晉城環(huán)城高速的開通,這座收費站被“包”在晉城市區(qū)內。不知不覺中,西上莊收費站“進城了”!
陵沁一級路晉城段,在行政地圖中悄然成為“西環(huán)路”。“市區(qū)里還能設收費站?”不少市民發(fā)出這樣的疑問。
每年晉城市人代會召開期間,人大代表屢屢向西上莊收費站“發(fā)難”,建議取消該站的議案屢見不鮮,也成為近年來晉城市民向市長熱線反映最多的問題之一。
這條總長約70公里的公路,共花5億元之巨。雖說人大代表屢次提案,建議政府撤銷該站。但“收費還貸”始終是收費站難以撤銷的“把柄”,結果不了了之。在巨大壓力之下,收費站對收秋打夏農忙時節(jié)的三輪車、農用車實行免費政策。可面對日益擁堵的市區(qū)交通狀況來說,這些讓步顯然杯水車薪。
近年來,前進路、景西路、東南出入口通道等多條城市干道相繼通車,但人們卻感覺城市道路交通壓力并未減輕。截至2010年年底,晉城機動車保有量達到28萬輛,其中汽車保有量為18萬輛。近兩年,汽車保有量平均每年凈增3萬輛。小轎車出行高頻率特點,成為市區(qū)道路交通擁堵不斷加劇的主要原因。與機動車增長速度相比,晉城市區(qū)的道路建設在結構和功能上已無法滿足交通需要。因此,晉城被網(wǎng)友戲稱“太行堵城”。
為緩解市區(qū)交通壓力,市民們希望建立包括西環(huán)路在內的城市外圍快速車道。在晉城市區(qū),由于西環(huán)路與陵沁一級路重合,而路面上卻設置西上莊收費站,許多機動車輛寧愿繞行也不愿走此路段。上班時堵,下班時堵,周末堵,節(jié)假日還是堵……面積只算是中等城市的晉城市區(qū),卻與全國大中城市一樣,交通擁堵已成為一種常態(tài)。
撤銷西上莊收費站并不能徹底解決市區(qū)交通擁堵狀況,晉城市政府已決定對城市街道進行改造,對市區(qū)內的多條斷頭路延伸打通。“提升改造鳳臺街,將鳳臺街雙向四車道改為雙向八車道,并設立公交出租車專用車道,把非機動車道功能劃入到人行道,使人行道同時具備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的功能。”王清憲說:“再開通一條東西大通道,就是將文昌街西段打通,這樣可再增加一條和鳳臺街平行的東西大通道。”兩項道路改造工程,預計5月開工,9月底竣工。
本報記者 李吉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