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節(jié)期間,家家戶戶都要團圓慶祝,家人團聚一堂共吃一桌豐盛的年夜飯,其中肯定少不了咱晉城本地特色美食。
對于晉城人來說,本地的特色美食也多種多樣,比如晉城“十大碗”、高平“十大碗”、晉城“老三樣”、陽城燒肝、潤城棗糕等,都是家喻戶曉、耳熟能詳?shù)臅x城味道。
糖醋溜丸
糖醋溜丸以丸子為主料,加上糖、醋及其特制調(diào)料制作而成,丸子個頭小、吃起來外焦里嫩,湯酸甜可口。
天和蛋
高平十大碗中的三道甜品之一,主要食材為紅薯和白面。將紅薯削皮切片后放入蒸籠,蒸熟后和成泥狀,然后與白面揉成一團。揉好后切成條再揉成橢圓狀,隨之下油鍋炸,待炸成金黃色,一個個活像天鵝蛋的圓球在油鍋中浮起來,這時就可以出鍋了。
圪桃肉
圪桃肉,又叫核桃肉,其實不是核桃做的,是豬瘦肉做得,只是形狀恰似核桃而得名。把豬肉洗凈片成1厘米見方的塊,雞蛋磕入碗內(nèi)攪開。加入少許精鹽、甜面醬,花椒面、大料面、濕小粉和少許面粉將肉拌勻掛漿。鍋內(nèi)放油,燒至六成熱,下入鍋內(nèi)炸至呈金黃色,撈出裝盤。把炸好的肉加花椒大料水、蔥姜末等放蒸籠上蒸、蒸熟備用。另起炒鍋加入雞湯、木耳、銀耳、煎雞蛋皮,再放上蒸好的核桃肉,小粉勾芡,最后加人味精、醋、醬油、香油,青菜和蔥花調(diào)味即可。
陽城燒肝
“燒肝”主要食材是新鮮的豬肝,大蒜為最主要的輔料,搭配比例為5:2,將鮮豬肝和蒜剁碎,加入適量的姜末、雞蛋、玉米淀粉攪拌均勻;將豬花油平鋪開,把拌好的原料放置在上面裹起來;將裹好的“燒肝”下油鍋定型,再放入蒸箱蒸熟。燒肝在上桌前要切成5毫米厚的片狀,在油鍋中炸成金黃色、裝盤、撒上蔥絲,吃的時候醮點老陳醋,細細品味,清鮮脆嫩。
潤城棗糕
這種形狀如花的饅頭,制作過程十分講究。麥子要在適宜的溫度下浸泡1-2天,長出小嫩芽,再晾干磨成面粉,用這種面粉制作的饃才會有淡淡的麥芽香和絲絲的甜味兒。做饃時,要用適量的面粉發(fā)酵,調(diào)制成酵,再加入面粉,充分攪拌,反復揉捏。將和好的面團揉成長條狀,用圓形的木棍在中間壓一道溝,兩邊壓上花紋,取兩顆紅棗放在面的一頭,然后將面卷起來,一個棗花饃就制作成形了。在36-40℃的溫度下醒40分鐘,再放入蒸箱蒸熟。形態(tài)美觀,入口香甜的棗花饃就做成了,潤城人將它稱為“棗糕”。
年夜飯菜單有講究
春節(jié)年夜飯上一兩道海鮮菜是個不錯的選擇,不僅營養(yǎng)美味,還有個好彩頭。過年吃生蠔,來年比較“豪”;螃蟹有鉗,諧音“有錢”,過年吃螃蟹意味著“八方招財,縱橫天下。”
蒜香烤扇貝
原料:扇貝4只、粉絲1把,紅椒碎、 蒜末、檸檬汁、橄欖油、鹽適量。
做法:1.扇貝肉洗凈,扇貝殼刷凈備用,粉絲放入熱水中泡軟;2. 將紅椒碎、蒜末放入碗中混合,加入鹽和橄欖油攪勻備用;3.把扇貝肉裝入殼,放在鋪有錫紙的烤盤中,粉絲繞圈放在扇貝肉的周圍;4.將拌好的料汁均勻地澆在扇貝肉上面,并滴上幾滴檸檬汁;5.在扇貝上方鋪蓋一層錫紙,放入烤箱中,180℃烤約5-8分鐘即可。
清蒸螃蟹
原料:螃蟹6只、姜100克、醋100毫升。
做法:1.將清洗干凈的螃蟹倒入蒸鍋中,最好肚子朝上,以免在蒸制時,蟹黃流出;2.大火將水煮開后,繼續(xù)蒸8分鐘即可。如果螃蟹特別大,蒸10-15分鐘也足夠了。3.處理螃蟹前,先把姜去皮切成細末,放入容器中,然后倒入醋,浸泡15分鐘后,再用來蘸食螃蟹,味道更好。
大蝦炒白菜
原料:大蝦5只、白菜200克,蔥、姜、蒜、鹽、蠔油適量。
做法:1.大蝦洗凈后,剪去蝦槍和蝦嘴。蝦頭掰掉,放到案板上用刀輕拍一下;2.蔥切段,姜、蒜切片,白菜洗凈后用手掰成塊;3. 鍋中倒入油,油溫三四成熱時放入蔥姜蒜,煎出香味后放入蝦頭,用中小火煎5分鐘,邊煎邊用力按蝦頭,讓蝦頭里的蝦膏更好地融入油中;4.放入蝦身,煎3分鐘后把蝦撈出,大火加熱,放入白菜,待其變軟后倒入蠔油,繼續(xù)翻炒1分鐘左右;5.放入大蝦,加少許水,小火燜3分鐘,然后翻炒均勻即可出鍋。
過年要吃這些零食
板栗:生吃補腎熟吃健脾
推薦指數(shù):★★★★★
中醫(yī)認為,板栗性味甘溫;入腎、脾、胃經(jīng),有養(yǎng)胃、健脾、益氣、補腎、壯腰、強筋、止血和消腫強心的功效!侗静菥V目》稱其“治腎虛,腰腳無力,以袋盛生栗懸干,每日吃十余顆,次吃豬腎粥助之,久必強健”。因而,腎虛者不妨多吃板栗。如果補腎的話,板栗生吃比熟吃功效可能更好,每天早晚各吃1-2顆為宜。
花生:泡醋食用最開胃
推薦指數(shù):★★★★
二兩小酒配花生,是中國人最喜歡也是最普遍的下酒菜。在過年期間,多食肥甘厚味,積食或是食欲不振了,都不妨來點花生。
每天吃五六粒生花生,就可以達到強健腸道、降低大腸癌發(fā)生的作用。將半碗帶衣的生花生米泡入醋中,7天后取出,每天早晚吃幾粒,開胃效果也不錯。
山楂:既解油膩又助消化
推薦指數(shù):★★★★
山楂性味酸甘,微溫,入脾、胃、肝經(jīng),是健脾開胃、消食化滯、活血化瘀的良藥。過年期間大家往往吃得比較油,不妨常做點“解油湯”喝一喝。
取山楂30克,決明子60克,荷葉15克,加水煎湯服即可。不僅口感好,促消化,輔助降血壓的效果也不錯,適宜高血壓及高血脂的患者。
甘蔗:止渴清熱還可消痰
推薦指數(shù):★★★
中醫(yī)講,甘蔗味甘、性寒無毒,李時珍謂之“蔗,脾之果也”,《別錄》:“主下氣和中,助脾胃,利大腸。”能清熱、潤燥,止渴除煩。但是,需要注意的是,甘蔗渣誤吞可能會刺激咽喉。小兒尤其要注意,以免引起意外。
大棗:泡茶暖身滋潤氣血
推薦指數(shù):★★
大棗口感甜軟,果肉密實有嚼勁,食用方便,是春節(jié)期間深受女性和小孩喜愛的零食。同時,其味甘性溫、歸脾胃經(jīng),有補中益氣、養(yǎng)血安神、緩和藥性的功能,其中維生素C(抗壞血酸)的含量竟高達葡萄、蘋果的70-80倍,蘆。ňS生素P)的含量也很高,這兩種維生素對防癌和預防高血壓、高血脂都有一定作用。